![]() |
![]() |
|
En 简 繁 |
江西西部地区乡村社会所见万寿宫的历史 | |||||||
我们认为,随着许真君信仰政治地位的抬升,许真君信仰及万寿宫成为乡村社会中,人们用来进行家族建设、市场控制和身份改变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。正是在此过程中,许真君信仰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,并最终成为江西地方文化的象征。当然,这些认识仅是来自对文献的初步分析。要对这些文化现象有进一步的理解,还必须回到乡村社会自身的发展脉络中,去对以下问题进行逐一解答,即“许真君信仰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进入到乡村社会?市场网络的形成、家族组织的发展以及族群关系的变化又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?许真君信仰与万寿宫的出现,对乡村社会原有的社会文化系统和权力结构又产生了什么影响?”等等。为此,我们在修水、萍乡和万载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,获得了不少万寿宫碑刻和族谱、会册等相关文献。我们相信,只要将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的进一步结合,同时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,能够对国家政治与地方文化传统的历史实践及其内在机制,有一个更为深入而全面的把握,也为今后的开展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 (右图:新建县松湖鎮黃堂宮內景)
研究论著 李平亮:〈清代萍乡许真君信仰的发展与乡村权力格局的演变〉(《宗教学研究》,预计2013年发表)
|
|||||||
|
![]() |
||
版權所有 ©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 2013 香港中文大學 馮景禧樓221室,沙田,新界,香港 電話: (852) 3943 7158 傳真: (852) 2603 5685 Email: hisanthro@gmail.com |